“党建引领+多网融合+群众参与”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

日期:2023-06-26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武定县委政法委员会 插甸镇党委点击:11669 字号: 手机:

扫描微阅读

近年来,插甸镇紧紧围绕“民族与宗教、坝区与山区、区位与资源、发展与需求并存”的镇情现状,积极探索具有插甸特色的“党建引领+多网融合+群众参与”的基层治理模式,推动全镇社会持续和谐稳定,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、省级文明城镇、平安乡镇等荣誉,
党建引领,“一根针”穿起“千条线”。一是建强党组织,树起基层治理“一面旗”。推进实施“星级党组织”创建工程、领头雁培养工程和人才回引工程,选优配强8名村党总支书记、21名村“四职”干部,将一批谋发展、善治理、能干事的干部选入村“两委”班子,撤并优化软散党组织9个,不断夯实基层基础,提升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。二是凝聚党群力量,锻造善于治理“先锋队”。有效整合农村党员、网格员、志愿者、村组干部等力量,形成“党员队伍抓示范、网格队伍抓日常、志愿队伍抓帮干、村组干部队伍抓兜底”的基层治理服务队伍,将疫情防控、护林防火、安全生产、隐患排查、矛盾化解等工作有效前置,提升了基层治理的广度和力度。三是提升服务质量,厚植为民服务“新驿站”。整合为民服务中心、综治中心、调度指挥中心的功能,建成1个镇级、12个村级为民服务“新驿站”,将9个服务窗口纳入一体化便民利民服务站点,实现民生事项统一集中办理、群众来访统一快捷受理,矛盾纠纷统一协调处理。
多网融合,“小网格”撬动“大治理”。一是织密基层治理“一张网格”。探索建立“多网合一”工作机制,在辖区内构建1个镇级网格、12个村级网格、142个组级网格、582个微网格,在此基础上将全镇92个党支部全部建在治理网格上,把党建、综治维稳、疫情防控等工作全部纳入一个网格中,通过“网格化”激活基层治理活力,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。二是建立纠纷调处“一支队伍”。以插甸村为试点,利用村集体经济,探索“以奖代补、以案定补”的综治调解奖励机制,以村党总支为网区,设置1名专职综治调解员,以村民小组为网结,设置17名平安信息员,以5—15户联防为网点,设置68名党员吹哨员,切实发挥“一支队伍”作用,实现“小事不出组、大事不出村”。三是用好风险防范“一个机制”。完善婚姻家庭纠纷风险分级管理机制,按照“分类评估、分别定级、动态管理”的模式,把辖区内6917户家庭按照不同类别进行评估定级,将中、高风险户列为重点服务对象落实专人动态服务,实现风险隐患闭环管理。
群众参与,“万根丝”拧成“一股绳”。一是建强村民自治“一块阵地”。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优势,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,建立完善“一约六会”(村规民约、村民议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红白理事会、禁毒禁赌协会、乡风文明促进会、人民调解委员会),用群众信得过的办法和群众信得过的人解决群众问题,切实做到“支部来提议,群众说了算”。二是架起民主协商“一座桥梁”。通过“两代表一委员”调研视察,对群众关心的难点、热点问题,积极主动地向镇党委、政府提建议、献良策,28件议案建议得到妥善解决。三是激活志愿服务“一池春水”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,发展壮大志愿服务队伍3000余人,组织开展活动91场次,有效促进邻里团结、村庄和谐,让乡村治理动起来、活起来。
科技赋能,“小力量”守护“大平安”。一是着力打造“一站式”实战平台。以综治调度指挥中心为纽带,将群众接待室、矛盾纠纷调解室等整合为“一中心六室”。综治中心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,积极联动各级各部门防范化解矛盾,对应由职能部门和下级解决的问题发出办理指令,对涉及多部门的组织联动办理,对下级解决不了的提级管理,做到分级负责、协同配合、齐抓共管。二是持续完善“一体化”防控体系。大力实施“雪亮工程”,在镇、村主要路口及公共区域全覆盖安装监控摄像头778个,指挥中心24小时在线监控,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“三位一体”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。三是拓宽“一网通”治理渠道。以便民服务为出发点,持续推广“一部手机治理通”,把群众关心的事“捞”上来,办结疫情防控、环境卫生整治、矛盾纠纷调处等事项1981件,解决了一大批群众“急难愁盼”的事,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显著提升。

(武定县委政法委员会  插甸镇党委)

名称:电话:
共0条评论

已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