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委610办走访调研推广“枫桥经验”探索“武定模式·西和做法”

日期:2018-05-14来源:县委610办作者:张倩点击:35312 字号: 手机:

扫描微阅读

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。“枫桥经验”最初发起于浙江省,其主要特点是“发动和依靠群众,坚持矛盾不上交,就地解决;实现捕人少,治安好”。由此,毛主席和习总书记都先后对大力推广“枫桥经验”作了批示,50多年来,“枫桥经验”得到不断发展,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“党政动手,依靠群众,预防纠纷,化解矛盾,维护稳定,促进发展”的“枫桥新经验”,成为新时期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典范。如今,社会、时代沧桑巨变,人们的思想、观念也与过去不同。同时,中国经济发展迅猛,已然从50多年前的虚弱新生中崛起,发展壮大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强国。实践证明,“一切为了群众、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、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”,正是中国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,更要在新形势下发扬光大。“枫桥经验”正是群众路线实践中的“很管用”的经验,“合情合理”的经验,“群众喜欢”的经验。

为切实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,切实落实政法综治维稳各项措施,担负起维护稳定第一责任,坚持齐抓共管,履职尽责,为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和建设“多彩罗婺·幸福武定”再努力、再奋斗。武定县结合县情实际,积极推广“枫桥经验”探索人民调解“武定模式·西和做法”,政法系统各部门成立领导小组,制定工作方案,并分组在西和村进行走访调研。

 根据领导小组的任务安排,2018年5月9日上午,县委610办调研组工作人员采访了西和小学奖学基金会发起人之一杨正云,本着说身边人、身边事的原则,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,杨正云老同志向我们重点介绍了西和小学奖学基金会的相关事例。

一、杨正云的基本情况

西和小学奖学基金会发起人之一,西和村委会小西村人,72周岁,1964年参加工作,曾先后在元谋羊街供销社、禄丰、武定县供销社、高桥供销社、武定县团委、插甸镇政府、县农业局工作,1995年退休,副主任科员。

二、西和小学奖学基金会的情况

1996年,为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,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,以及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,协助学校多出人才,出好人才,同时激励家乡后辈儿孙,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干部王家惠和杨正云一同首倡成立奖学基金会,得到了办事处党支部的积极支持,先后召开支委会、支部党员大会、村队干部、学校全体教职工及部分在外工作的乡亲校友会议,广泛宣传和听取意见、建议。于1997年2月8日,正式宣布成立西和小学奖学基金理事会筹备组,王家惠(县委宣传部干部)任组长,陈立伟(办事处党支部书记)、聂开(办事处主任)、刘兴荣(大西村二队队长)、李玉明(西和小学校长)任副组长,杨正云(县农业局退休干部)任秘书长,马汝海等17位乡民为成员。聘请原县政协主席张开培等10位同志任顾问。筹备组下设基金财务组、基金监督管理组。

基金会先后三次组织捐款,筹集资金永存银行,年取利息,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。历时21年,共集资金11万元,奖励给学生2.3万元,现还剩8.7万元;共奖励学生1632名,奖励的主要方式是发放学习用品;在获得奖学基金会奖励的学生中考起大学的学生136人。其中,大西村二组的张建琼在考取大学时村委会组织动员为其捐款6000元,圆了她的大学梦;毕业参加工作后,于2016年她为了回报母校,回报家乡,回报奖学基金会,向西和小学奖学基金会捐款1000元。

西和小学奖学基金会成立过程中,社会效益良好,赢得了党委、政府和群众们的支持,其中大多数部门也参与了捐款。杨正云个人于2016年荣获省关工委颁发的纪念章,肯定了其工作。此过程中,杨正云认为基金会最大的受益是鼓励孩子学习,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称赞,促进家庭和睦、社会稳定。

三、西和村社会稳定方面

二十年前的西和村委会是出了名的矛盾纠纷村,村民不团结,不与外族来往,回族杀汉族,外出闹事等,是武定出了名的上访村。经过20多年,调解人民内部矛盾,建设村组,抓基层党建,产业发展、民生工程等,一步步变成了现在的民族团结示范村、先进村。

当前,杨正云认为存在三个问题:1、现阶段取消享受低保制度,给村民生活带来压力;2、小西村3个队的征用土地补偿款还未分发到户,群众意见大;3、移民搬迁不断扩大,土地基本被征用,村民担忧今后的生存问题。

今后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:一要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教育,提高素质,培育包容、感恩之心,巩固和发展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,从而减少村民矛盾冲突;二要发动党员干部积极、主动作为,主动参与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,及时解决问题,制止矛盾发生;三要大力开展文化宣传活动,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承优秀传统民族文化,彰显新时代文明建设,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。 

(县委610办   张倩   18387884129)

 

 

名称:电话:
共0条评论

已关闭